京津風華-石允文教授收藏展

京津風華-石允文教授收藏展

本展「京津風華」展出畫家,畫業活動主要以民初的北平、天津兩地為中心,活躍於廿世紀二、三十年代。代表性的成員包括—金城(1878-1926)、林紓(1852-1924)、陳衡恪(1876-1923)、齊白石(1864-1957)、陳年(1876-1970)、蕭俊賢(1865-1949)、蕭愻(1883-1944)、于非闇(1888-1959)、溥伒(1880-1966)、溥儒(1896-1963)、俞明(1884-1935)、祁崑(1901-1944)、胡珮衡(1892-1962)、陳少梅(1909-1954)、劉奎齡(1885-1967)等十五人。

 

以「京津風華」之名,望向北方的大時代

 

北京作為綜攝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大舞台,近代以降的繪畫,不約而同在此受到西方、日本藝術以及故宮開放等影響,京派畫家們坐擁得天獨厚的時機,得鎮日欣賞歷代名蹟,臨摹古畫;另方面,他們面對西方藝術挾帶的不同觀念與技巧的衝擊,亦引發了對傳統繪畫的變革與再認識。上述總總,皆為近代繪畫朝向現代的轉折,提供相當的潛力和契機。「京津風華」之名,揭示了中國藝術演變的特殊規律—它自時代的風雷中孕育,得享有「國畫」之盛名,繼因歷史變遷,成為一代人共享的文化記憶,並在「保守」與「革新」的辯證中,歷久彌新。

 

「文化的主張」—一個地域畫風的誕生

 

民初是一個「主義」與「學問」相互爭衡的時代。「主義」與「學問」的對峙乃至衝突,使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在過程中遭受強烈的批評,伴隨著一批傑出的學者對新文化運動的反省以及對傳統文化的辯護,北平先後出現了二個中國近代繪畫史上規模較大,影響力深遠的社團—「中國畫研究會」,以及自「中國畫研究會」分化出的「湖社」。前者成立於一九二○年五月以金城、陳衡恪為首,後者以金城子弟陳少梅、胡珮衡為代表。

 

得力於故宮向大眾開放的契機,「中國畫研究會」和「湖社」廣招有志從事繪畫的學員從事傳統畫作的教學與推廣,並與此時欲「革王畫的命」的康有為、徐悲鴻等人相互對壘。如金城認為「獨繪畫事業無新舊之論」、陳衡恪提倡文人畫,「文人的不求形似正是繪畫的進步,…所以不求形似,是他的精神不必專在形似上求,他用筆的時候,另有一番意思,另有一種寄託。」上述這種因社團之成立,益發具體的主張,更是一股形塑「風格」的動力。自此,「北方畫壇」面目為之丕變,雍容端雅,渾穆厚實;與南方上海畫壇之明麗輕快,迴出別韻。

 

往事並不如煙—「北方畫壇」的現代遺產

 

在廿世紀二、三十年代在藝文活動蓬勃發展的北平,眾人舉辦畫展、出版刊物,如「中國畫研究會」發行之《藝術旬刊》、「湖社」發行之《湖社月刊》,一新眾人的視野。自由進出的觀眾,以及自綿密的出版網路閱讀、欣賞作品的讀者,也逐漸取代了過去賞畫僅發生在文人的圈子,或者僅供三五知音好友分享的方式。此時,看畫、逛展覽,被目為雅俗共賞的消遣,益發時髦,它是支持畫家們自應酬的網路中脫身,走向開放的市場,朝現代化的方向轉型,終使得北方畫壇的遺響,不因一個時代的終結,得延續至今,成為眼下大眾文化的一環。

 

現正於大觀展出的「京津風華」作為溯本追源的嘗試,我們更希望藉由策展,重溫百年前的榮景之餘,讓這批來自「北方畫壇」的精品,以其美超越一時一地的政治,重新召喚,對民初繪畫鑑賞的興趣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