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Fair

浮世・化境 2022.3.11-3.13   作為當代藝術中極具標誌性特徵的關係美學,尤為著重展現創作主體與他者的交流互動與社會脈絡,除去強調對公共活動的關懷與公眾群體的連結外,更被標榜為未來發展趨勢。隨著科技昌盛的勃興,實體的時空收斂和虛擬的網路拓展讓異域得以憑藉各種載體緊密互動,不僅建構出迥然不同於過往世代的觀看方式,亦促使主體與他者間的感受與關係產生質變,形塑出嶄新的倫理認知和美學實踐方式。  此種美學的創作實踐,雖源於生活,然非單純僅是指涉現實世界的存有,而是經由對現存社會的經驗見證,探究彼此的感知和關係,同時將之昇華成脫逸於生命外的超越性存在。「浮世.化境」即是試圖藉藝術家對生靈、生命、生態、生存等中不同層面的刻畫,以自身的體悟感受與風格手法,將相關的社會關係提煉成另一種精神景象,從而讓「浮世」轉為「化境」,投射出人性中積極反思的面向。  人雖皆有自身的主體性,卻須臾不離與他者生靈的存在:羅展鵬透過宗教與歷史上如幽冥篝火般的單一指標形象開顯人性價值,胡順香或清晰或模糊的群眾圖像欲語還休著人際親疏關係。在人與典範、人與他者之外,尚有與不同種屬生命的互動:巫日文以特寫描繪家犬的方式追思相處情感,張欽賢勾勒極富動姿的一瞬剪影展現雙方互動之隱喻,卓家慧雕鑿出彷若童話般的意境寄予對人間時節的美好祝盼。而近來擴及宏觀哲學思考的植物生態,亦是亙古的象徵體系:楊柏林翻轉材質展現出對前景有著堅毅希冀的萌生幼苗,鄭丹珊如同絮語傾訴柔性情誼的連理與氣韻,顏群賦予如夢光暈渲染對花草繁盛滋長的謳歌。主體對於時空場域的不同感受,亦形成對於生存環境的相異思索:梁育瑄描摹靜謐光影詮釋出自身情緒的空間詩學,劉玹希重塑破土殘骸復返工業時代的過往榮光,志鎌猛捕捉原始自然景觀進而召喚對大地之母的回歸欲望。  大觀此次邀展共計十一位藝術家,皆於創作中富含對「生」之具象的形塑與探究,重新定錨主體對浮世中環境、他者的多元關係,亦以此同時見證新世代的圖像觀看、倫理實踐和美學化境。  ...

記憶・幻覺 Déjà vu 2021.10.22-10.25 參展藝術家:陳瑞瑩、鄭丹珊、卓家慧、胡順香、羅展鵬、劉善恆、梁育瑄、劉玹希、志鎌猛、顏群 在充斥著各種真實與虛擬影像的當代生活中,兼諸於網路無遠弗屆的影響,往往促使現在觀覽時所見所聞之經驗形成恍若時空錯位的「既視感」(Déjà vu)。然則這種在當代景觀下的「既視感」,已非僅止於往昔精神分析所論的潛藏意識、回溯夢境、前世記憶等成因,更與如今多元豐富的圖像傳播攸關,視覺影像與藝術創作因此遊走於如真似幻的感知中,致使真實生活與虛擬景觀間隱潛著若即若離的互文性。  大觀藝術空間此次以「記憶.幻覺」為題,精選尤擅於從現實生活取材並藉具體形象創作的藝術家,透過其游移在可⾒與不可⾒之間的意識空隙中,經由獨特視⾓捕捉藝術的靈思。此次邀展的創作者,包含有以古董零件召喚已逝年代榮光的劉玹希,以詩性水墨般攝影懷溯自然母體的志鎌猛、劉善恆,以描繪人物感知銘刻文化疏離的羅展鵬、胡順香,以勾勒生活環境展示空間凝瞬的陳瑞瑩、顏群、梁育瑄,以融入生物隱喻元素投射心景風貌的鄭丹珊、卓家慧;表現風格雖異,卻皆藉由藝術探究圖像、時間與感知三者的關係。  藝術家透過在現實場景中裁取自身的視覺經驗,創造出兼容真實與虛幻的作品,在其手摹心追的「記憶.幻覺」之下,更是對時代、自然、人物、生活等的深切反思。  ...

荒・原−傷逝的豔歌行 2020.10.23-10.26 參展藝術家:甘志強、許悔之、羅展鵬、劉玹希、劉善恆、顏群、梁育瑄 「我們背負著無比沉重的創傷(進入21世紀),藝術的美學感同和見證,讓創傷意識浮現於文化表層。一些當代藝術的實踐,帶進了母體的連結來處理難以分擔的他者創傷和愉悅的困境。」  艾婷爵(Bracha Lichtenberg Ettinger)  視覺藝術自擬物、敘事、再現的發展後,歷經各種主義與流派的興盛,轉而追求表現、形式、概念上的向度,以各異的風格顯成喧嘩顯赫的精神表徵,幾乎證成英雄創作者的競技場。然在面對多元主義的當代藝術生態,時代精神卻往往反被伏潛隱現,鮮少被具體彰顯其所呈現的心靈共性。  當代精神分析理論家暨創作者艾婷爵,指出當代的藝術範式與心靈創傷密切相關,於焉形成跨越主體與歷史的美學感同見證(wit(h)ness)。透過倫理思維的實踐下,藝術不僅成為面對他者人性的回應能力,更是與文化政治、歷史記憶須臾不離的共感經驗。  特別是在邁向新世紀的首個二十年,從造成為數百萬感染死傷的新冠肺炎疫情起始,促引國際社會種種的挑戰與現象,在各國斷航與貿易戰的序曲下,美、中境內亦出現種族主義與國族主義的異音抗衡。值此同時,中東國家的長年戰爭幾乎乏人聞問,被掩蓋成無法出聲的沈寂。  在面對生命消亡,傷逝之下更引發對情感、物質、空間、自由、生命、自然的觀察和感懷,從而引人思索相關向度中隱晦與幽微、脆弱與殘敗等人性的共感。「荒.原—傷逝的豔歌行」即試圖以感同見證的角度,彰顯伏潛的沉寂之聲,透過跨越水墨、油彩、裝置、新媒體和攝影等不同媒材,展現多方觀照的悼念。  此次大觀藝術空間集結六位藝術家的作品,以異質同行的主題聯展:許悔之以自身詩意化作抒(書)情,流露對人間情感的深沉悲憫;劉玹希透過古董零件的重新拆解與結構,召喚荒廢原件已逝年代的榮光;梁育瑄藉由刻畫靜止的凝結場景,捕捉光影與感性流返的動態之勢;甘志強追索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由意識,歸返出嚮往飛翔的原欲;羅展鵬以戰亂苦難的共感同理,靈視描繪人性於殤痛中的光芒;劉善恆重喚山水畫的詩性,進行回歸與自然世界共存對話的省思。參展創作者各以其對情感、物質、空間、自由、生命、自然的關懷,為此世代心靈的荒野尋覓另一片可供養息的返生原鄉,吟詠成生命的艷歌。  ...

存在.軌跡:不曾具象的現實 2019.10.18- 10.21 參展藝術家:李婷婷、卓家慧、鄭丹珊 任何時代出現的現代性接脫離不了信念的摧殘與發現真實的「缺乏真實」,以及隨之所創造的其他種種真實。 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 後現代主義的代表李歐塔在討論馬勒維奇的作品時,曾說「唯有透過使具象不得見的方式,我們才可以看見。」試圖解放、呈現不可表象之物的存在。迄及當代,消費文化、物質主義的發達,數位影像、科技網路的流行,間接促使包含日常、景色、感官的現今生活現實被忽略。 這些被隱蔽之物,見諸於現實,卻不曾具象出現;遺留下軌跡,卻不曾真正存在,幾成生活間不被正視的隙縫。此次大觀藝術以「存在.軌跡:不曾具象的現實」主題,邀請李婷婷、鄭丹珊、張小黎、卓家慧四位女性藝術家以藝術創作的方式重掘真實。 李婷婷繪畫作品由題材、技法、媒介、尺寸、顏色、形式等各層面去喚醒觀者在日常生活熟悉化後的反制約反應,透過既熟悉又陌生、且不停在兩端概念的游移中,促使觀者對尋常物象產生異常想像,藉此營造出不同過往另一種美學的感知可能性。 鄭丹珊善於感性刻畫「自己的房間」,其未以自然肌理的陳舊主題作為重點,反以諸如衣物、飾品、烹煮器具等用品,甚而是普遍被隱而不現的私人盥洗衛浴用具等元素取而代之,構築出屬於個人現實生活的層層肌理。 張小黎翻轉昔日「山水隨身」概念,將摺扇一類小巧的形制,與後工業時代的產品結合,推陳出新,山水圖像因之獲得與時俱進的現實意義。青綠不再作為永恆仙境的背景,成為當代消費社會中的一員。 卓家慧的筆下,取奇珍異獸的童話為衣飾、以圖像創作的藝術為骨架。表面上雖以俏皮逗人的圖像作為呈現,實則同時探索許多生命的哲思議題。每幅作品中展示出娑婆世界的眾生景象,在隸屬於自己生命支線中亦適逢各自的殊勝因緣。又如同莊周夢蝶般,探尋著物我世界中又究竟孰真孰幻。 在蔚為主流的後現代論述內,中心瓦解、正典消散,感知結構皆被解離。大觀藝術空間則藉四位藝術家主題各異的作品,企圖以不同方式探詢、追索真實,呈現生活中「不曾具象的現實」。 ...

2019.7.18-7.21 藝術家:志鎌猛、李婷婷、卓家慧、鄭丹珊、陳瑞瑩、顏群 [su_row][su_column size="1/3" center="no" class=""] [/su_column] [su_column size="1/3" center="no" class=""] [/su_column] [su_column size="1/3" center="no" class=""] [/su_column][/su_row][su_row][su_column size="1/3" center="no" class=""] 台中藝術博覽會是台灣每年七月的藝文盛事,大觀本次向喜好藝術的觀眾介紹志鎌猛、李婷婷、鄭丹珊、卓家慧、陳瑞瑩、顏群共計六位創作者的精彩作品。 在藝術家以其綺麗似夢的幻景編織而成的創作旅程中,由現實生活感受與無意識刻痕的交纏,再予精雕細鑿,疊合出恍若夢般的景境,直指生活的本真:志鎌猛以真實風景轉化如同詩性繪畫的攝影,李婷婷透過藍心山水暈染出時間的漸進與皺褶,卓家慧展示出娑婆世界的眾生景象,鄭丹珊層層細畫日常下的生活肌理,陳瑞瑩巧藉物象具體而微描繪出時節變化,顏群善用生命殘留的氣味去追尋另一個生命個體。     ...

2018.10.25-10.29 藝術家:志鎌猛、羅展鵬、李霽、顏群、梁育瑄 「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 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 近代以降,「主體」儼然成為跨領域的學科關鍵詞,特別是在人類文明的昌隆發展下,「主體」幾乎都被置於人類及其文化中心的脈絡下進行論述。即使因近代天災異變或物種絕滅等事件,學者與環保人士開始反思與自然的關係,進而逐漸在人類中心以外的動物、環境納入考量中。而後,基於環境倫理的深層生態學意識,又將視角範圍置放於巨觀的生態系統,試圖藉此深入探討人與非人的存在、感知與共生共存。 相對於哲學認識論與環境實踐論,藝術工作者亦以特有的視覺語彙對物的存在進行關懷,並藉此於自身的荒野世界中去手作植栽出感知的視界,繼而揭露出人我與物像的相融議題。對於生態環境議題的探討,藝術家已不再限縮於植物元素,更衍續生成為如何植栽藝術家心象與意象的存在物種,同時,亦是呈現創作者對存在的感知狀態。 對存在進行感知有許多形式,且不僅限於具體生命的物像。顏群善用生命殘留的氣味去追尋另一個生命個體,使之成為世界中的另一番風景;梁育瑄以泡沫與空間的互動,去形塑出生命於此曾在的流動與光景;羅展鵬以蔥鬱朦朧的人與花草意象,探討生死之間的議題;李霽以離根的自然素材,交織出生命的延伸;志鎌猛則以捕捉生態時空流離的氣蘊,返璞到地景場域的心靈歸寓。 藝術家的方式雖異,卻同以植人的角度衍續創作者對於自身荒原的栽育過程。在藝術家各自對存在進行感知的脈絡中,有關氣味、泡沫、氤氳的呼吸意象成其系譜的交集,創作者亦以此探討自身對何感知、因何感知、如何感知。這種關於主客體存在與感知的探討,已不再局限於生物的存在,更彰顯為生命的延續。 「植‧物:感知的系譜學」試圖改寫以人為視角的存在,重塑另一種觀點的可能性。生命不再是專屬於動物,環境的主體也不再是專屬於人類。藉由藝術家衍續生命主體的創作中,與物質、空間、自然、生態、景觀的關係中,顯現存在被感知的各種可能性。 ...

時間:2017.12.14-12.17 藝術家:吳繼濤、羅展鵬、張小黎、卓家慧 簡介: 大觀藝術空間以涵蓋中、港、台三地的龐大視野,於全球首創以現當代水墨為主題的香港水墨藝博Ink Asia中,展出吳繼濤、羅展鵬、張小黎、卓家慧此四位具有代表性及潛力藝術家的作品,並致力呈現水墨藝術於全球化當代藝術版圖中蓬勃發展的多元性。 在此次參展的藝術家中,吳繼濤長期從事「水墨」媒材的探索和實驗,結合語涉荒巖、浮嶼的題材,更顯其個人獨立思考的力道。羅展鵬屬於當代以「水墨風」締造嶄新個人風格的新銳,作品在表象之外深刻揭露個人對宗教之體悟以及對人之本質的探索,以其獨特美學視角訴說出時代的萬人譜。張小黎擅長將傳統中國山水畫的造型語彙轉化為樂高積木,結合後工業時代的產品,以當代符碼溝通古典視覺。卓家慧以細膩、老練的文字講述人情世事,其創作如同文本的寓言般折射藝術家內在的世界觀與深度。 大觀藝術空間在此次水墨藝博期間,不僅獲得高度好評,並吸引現代水墨畫大師劉國松的讚賞與駐足參觀。尤為重要的是,透過此次水墨藝博書寫亞洲的當代美術敘事,大觀藝術空間在呈現港台水墨發展的現時性關懷外,更同時橋接台灣畫廊產業與世界各地觀眾的互動,促使台灣產業接軌國際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