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1 月 珍藏真藏,世代典範──專訪清翫三十書畫召集人石允文
三十年,可以是個人成長的一段旅程,也可以是團體凝聚的一段歲月。對於清翫而言,三十年的時間見證了這個雅集團體從創立到成熟的歷程,也彰顯了他們對藝術與文化的深刻熱愛與執著。三十年來,清翫會員的收藏有一如既往的部分,也有隨著時間而產生變化之處。「清翫三十收藏」書畫類召集人豐年豐和董事長石允文長年專注於中國書畫收藏,此次為他第三次擔任書畫召集人。投入藝術市場已40餘年的他,面對市場看似風波不斷地變動,石允文亦以自身投入市場的經驗,對於「中國書畫收藏」提出自己的觀察。
清翫雅集是一個收藏團體,而此次展覽同樣名為「收藏展」,展件自然是清翫雅集會員們的藏品。石允文開宗明義地說出此次書畫類項選件的兩個重點,一是「珍藏」,另一個則是「真藏」。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有著自身獨有的美學及文化意義而被「珍藏」;「真藏」則彰顯了收藏行為本身的文化實踐意涵。
石允文於2021年華岡博物館五十週年展時發表演講。攝影/江采蘋。
超越市場文化的珍藏
眾所周知,清翫會員的身分不僅僅是收藏家,還在各自的領域打造出了堅實的商業版圖。然而,相較於刻板印象中那些財大氣粗、揮金如土的富豪形象,清翫會員呈現出的是低調內斂且富有文化深度的一面。他們的收藏,並非單純以資產規模為炫耀工具,而是以深厚的文化修養與個人品味作為基石,展現出名副其實的「儒商」風範。正如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何炎泉處長所言,清翫會員的特質在於財帛豐厚之餘,學術涵養同樣豐厚,這種特質在他們的收藏行為中得到了具體而深刻的體現。
全文詳見典藏古美術:https://artouch.com/gumeishu/content-16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