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水到地景:島嶼色彩的建構

從山水到地景:島嶼色彩的建構

文/楊智凱

「山水之變」自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提出迄今,一直成為中國山水藝術發展以來各家所關注的問題,後世則有王世貞續論張彥遠的觀點,闡述從二李歷經宋代的三次轉化後,到達元朝黃公望、王蒙的層層遞變。山水繪畫風格的世變,一如石守謙所言,在於其形式發展之外,更應留意於山水畫意涵的變動,才能真正剖析其文化脈絡。

以畫史角度觀察,促成這場所謂「山水之變」的重要因素,除去藝術史注重的風格分析外,自與環境內在的文化緊密相連。如中國藝術史已暗寓正統意識的遺民畫家、褒揚文人主體的南宗繪畫等即與政治攸關,從台灣藝術史的角度觀察亦不外如是。

台灣的書畫藝術於明清之際由閩粵移民帶入,以文人畫傳統風格為主,但在政權更迭下,書畫傳統亦曾一度中斷。隨著國民政府的遷台,原本潛伏的水墨繪畫才再度成為主流,台灣山水畫科的風格也於此時被建立。初期由大陸遷台的畫家,以傳統筆法傳達故國江山的風景而有「懷鄉山水」的類型。但在居地環境的遷移,亦已有創作者將注意力轉移到台灣的地理環境。

台灣的山水畫科在政治權力的更迭、文藝思潮的變換等因素下,歷經渡海文人山水、現代水墨抽象山水、鄉土寫實山水、新文人畫的改變,產生不一樣的風貌。此次由白適銘教授策劃的「島嶼‧他方—台港水墨的地景建構」,不言中原、主體和山水,改論島嶼、他方和地景,在展名中即潛藏文化政治的積極性反思,並藉分屬不同年代、異質形式創作的藝術家作品提問傳統中原主體觀看、論述、繪製山水的方式,是否能真正宜時、宜地適用於當代的台、港藝壇。

被譽為「戰後台灣最年長的畫壇新人」的夏一夫,出生於一九二七年的山東,在籍貫與年齡上都與大陸有承繼、過渡的指標性意義。其雖仍使用傳統的毛筆、水墨和宣紙進行創作,然而卻以枯筆焦墨的山岩肌理對映出雲霧水氣的繚繞之態,反覆連綿的筆法開創出有別以往的新風格,翻轉現代水墨認知的另一種可能性。

水墨視覺語彙的延續與創新,從廿世紀初即一直為藝壇多所提問的重要課題,台港兩地對於水墨創作的實驗亦早已逐步在進行。蔡海鷹便是香港第一批創作水墨裝置的代表性藝術家,善以各式現代性物料融鑄成自然景觀的表達。如《濤聲依舊(2)》乍看似為抽象作品,實則堤岸與海天各顯其層次而墨色錯落分明,拼貼、褶皺肌理並置,線描、渲染同行;又如《海島奏鳴曲(2)》,藍綠海色中仍可隱約看到拼貼印刷品上的海景圖像,足證創作者在概念式的實驗之中,尚巧藉相關元素,成就山水中的另一種風景。

作品跨越不同媒材,由現代水墨作品轉化到裝置、攝影、公共藝術、雕塑與地景藝術的吳觀麟,亦為香港水墨藝術的中堅代表。其於創作中透過對紙質載體、顏料元素以及滲墨、噴霧、暈染等不同方式的實驗,特別是其融油、樹膠等液體噴灑後再以牙刷等媒介進行點、刷、引、染,捨棄傳統筆墨的運用,成就其如同「尋找與配對」系列沉黑雄鬱且富具個人特色的山石肌理母題。

水墨運動不僅是古今間的拉鋸,對於袁慧莉而言,同時也是性別戰場的抗衡。其以繁複細筆的「類山水」和拼貼重組的「孤山水」,傳達轉化傳統皴法的嘗試,以捲髮皴、紊心皴、淚點皴呈現不同於陽體中心主義的陰性山水之可能。異於傳統書畫的男性視角,其山水有意識拆解傳統繪畫的佈局,試圖勾勒出身為女性、生長於台灣的在地色彩。

就多地震、颱風的台灣島嶼而言,山水圖像毋寧更是人與環境間無止盡的求索與反思,擅長藉由刻劃地景藉此深思人與科技、自然環境之間寓言/預言的吳繼濤,在《時空地圖》和《瞬逝的時光》系列延續過往浩蕩的山雨欲來之勢外,更以異質時空的古代化石、宗教神話、傳說珍獸乃至於當代自然災害的圖像元素翻騰出駭世的轉變。

於創作中擅融不同載體的管偉邦,作品中所勾勒的風景,已跳脫傳統的立軸與長卷等形式,其在創作中以分割的「拼格」呈現,常有脫逸於物料之外的「出格」表現。於絹本長衫上入畫的《遊》,充分展示出運用載體的多元性,藉此上溯中國古典傳統的表徵;筆法細謹而含蓄內斂的《靜坐觀瀾》,則另闢山景外的波瀾視界。

山水畫向來重山而少水,一同對於山林的刻劃,相對於林木的繪製,往往更重於山岩的描繪。以樹木為創作母題的柯偉國則一反傳統,《共生之蕐》系列作品以既樹且蕐(花)的盤根錯節隱晦指涉生態之間的共生關係,乍看似若鉛筆素描的圖像,實則以細膩筆墨刻劃出粗細有致且富變化的層次感,其精勾細勒出個別樹木的密佈紋理和繁多枝椏,也與過往描繪樹林的方式大異其趣。

作品命名常以古典文學入題,看似主要賡續文人一脈的陳鏡田,實則已完全轉化傳統的筆墨皴法,代之而起的是渲染平塗的飄渺雲煙或稜角分明的塊狀山水。與此同時,作品中猶如陶瓷品冰裂、開片般的菱格方塊般元素增添現代的設計感,既是現代生活與古代山水圖像的平衡點,也成為個人風格的鮮明標誌。

從山水到地景,傳統對於台灣藝術的地方色論述,如今是否能不假借中原傳統、西方理論,而由本土自發性開創、彰顯後自成一幟,或許成為當代所值得深思的問題。藉由島嶼色彩的建構,大觀藝術空間的此次展覽或許亦提供形塑台灣關鍵詞一種方向之可能。